找到相关内容7158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显通寺建筑与塑像

    喜鹊登梅、犀牛望月、牡丹出瓶、玉兔拜月、鲤鱼跃龙门、狮子滚绣球、老鼠盗葡萄等三十六幅精巧玲珑、活灵活现的优美画图,给人以艺术的美感。  铜殿的四角,上下各有四根铜柱,铜柱和柱础浑然一体,稳稳地固定...

    树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0580053.html
  • 清凉国师澄观

     同时,澄观国师还以密典的思想,将文殊菩萨的五髻、五智等,比附于五台山的五座台顶,这样便把五台山和《华严经》中的清凉山及《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》中的五顶山联为一体,遂把五台山确定成了文殊菩萨的...

    郑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1780225.html
  • 试述阿尼玛沁山神的形象及其在宗教万神殿中的归属

    人格化过程。在殷代卜辞中,“河”指黄河之水,如“涉河”、“至于河”之类,又指黄河神。“殷代的山川与山川神是二位一体的,也就是说,殷代的自然神还没有完成人格化的过程”。到了战国以后,河神开始被称为“河伯...

    丹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1980497.html
  • 清代政治与民间信仰

    ,亦设一金本巴瓶,如蒙古地方出呼毕勒罕,即报明理藩院,一体掣签,其从前王公子弟内,私自作为呼毕勒罕之陋习,永行停止。朕之此旨,原因各蒙古汗王贝勒等,既有世爵承袭罔替,已极尊荣,何必复占一呼毕勒罕,又谋...军统领、顺天府五城出示晓谕,如有开设会场,招摇妇女入寺者,一体查禁,其目的在维持风化。但因奉行日久,视为具文。光绪十年(1884)二月,山东道监察御史文海具摺指出各处开庙之时,男女不分,良莠混杂,宵小...

    庄吉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580504.html
  • 社会转型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

    第一项的占19.6%,选择第四项的占3.9%。由此可见,对汉语和汉族传统文化采取接受态度的达到76.5%,这表明了在中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藏族对汉族传统文化的认同。  三、藏传佛教信仰变迁的特点  ...

    马晓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3280615.html
  • 月称及其《入中论》

    作用应成一体,从不曾见有如是事。如斫者与树及斫作用,非是一事,由此亦知自证非有”③。月称认为任何事物不能白为能所,如剑不能自割,指不能自触一样,识也不可能自知,否定了自证知的存在。   前面已经介绍过...

    李学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7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死之徒,死也生之始。熟知其纪?」 从生命本身的观点来看,「生」与「死」都是「生命之流」无法分割的一部份,换言之,「生」﹑「死」是生命本身一体之两面。吾人落在生命之大化流行中,「生」与「死」都是「生命」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神智从义对“具”的反思

    」,则无法显示妙心妙法⑥(如《集解》云:「妙心既尔,妙色亦然,色心一体,咸具三千。岂得偏计心具三千色不具耶?色即心故,既具三千;心即色故,岂不具哉!由性具故,色心乃具。色心之具,约事而辨;性具体具就理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5.html
  •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

      故于阴入境中,点示一念心性具足三千,故知心体即常寂光,寂光诸土无二无别;遮那之身与土,法与报应一体无殊(57)(卐续藏100·532上)。   又云:   今家所立,离真无妄,离妄无真,指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6.html
  •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

    看出心于此所扮演之角色。   理于心,则称之为心性,或言心性之体,智圆往往透过心来显示此理体,或透过心显示实践之法门,于下申述之。   ㈡唯心之涵义   对智圆而言,理具唯心乃一体之两面,其理具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7.html